缘文化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搜索
查看: 2593|回复: 8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时红军在《一路上的风景》研讨会上的发言

  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1#
发表于 2014-3-12 08:42:23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诗酒双赢说黄晔
时红军
       改革开放以来,许多新的词汇应运而生,尽管良莠参杂,却具有鲜明的时代性,且多少丰富了汉语。譬如“双赢”。通常说的“双赢”,多指有着交易的双方各自得利,即所谓的“互惠”。而我这里的“诗酒双赢说黄晔”,并非是说黄晔用酒换诗,或拿诗易酒,而是赞许他(勿宁说钦佩他)既写诗又酿酒。诗写的情真意切,读之沁人肺腑;酒酿的醇香厚正,飮之豪情激荡。可以说:在诗人的圈子里,他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;在企业家的队伍里,他是一位优秀的诗人。两顶桂冠,让他获得了理所当然的荣耀与自豪。
       我去过黄晔的缘酒集团,数百亩厂区缘树环抱,一片徽派建筑群古色古香,俨如一座历史遗存的书院。走进黄晔的董事长办公室,闻不见一丝商业气息,却弥漫着温馨的书香诗韵。奇石盆景,点缀着优雅的阔大与敞亮;丹青墨宝,一幅幅琳琅于雪白的四壁。书架列队依墙而立,供主人随时翻阅;沙发茶几井然有序,静候嘉宾光临。办公桌上没有产量与财务的报表,却摆满纸笔砚田,书刊文章。这哪里是一个企业家日理万机的处所,分明是一个诗人的书斋。在与黄晔见面的几个小时里,他神采飞扬,激情纵横,侃侃而谈,浑身迸发着灼人的诗人气质与潇洒,无一句涉及商贾,全都谈诗论文。
离开黄晔,我拿到了他即将出版的第五本诗集书稿。在此之前,我读过他的两本大作,《一个人的穿越》和《深夜的雨》,也曾经在其作品研讨会上,作过题为《灵魂的放逐与回归》,自认为那个发言还是不错的,打算修改后找一家报刊发表,但一直忙未顾得上,只待以后了。这说明我读黄晔的诗是认真的,一位企业家能在有限的业余时间里连续出版五本诗集,其对诗的挚爱与勤勉,怎不让我钦佩,怎不让我认真拜读呢!
       读了黄晔的诗,我做了认真的思考。他虽然不是专业的诗人,却有一般诗人所难以成就的个人追求和风格。因为他不是为写诗而写诗,他的生存资本是酒,他的事业是酿造,写诗只是他的爱好,或者说是为了圆他少年时的文学梦。所以他写的很随意,很洒脱,有了灵感,兴之所至,便倾注笔端。这种实实在在的完全个性化写作,必然就极具个性,就有了他独自的诗观与追求。不求深奥,但求明了;不求绚丽,但求清新;不求复杂,但求简约;不求雕琢,但求精致;不求缠绵,但求情真;别人如何理解并不在意,只管自己一吐为快。故而,读黄晔的诗,必须了解黄晔这个人,了解他写诗的目的和心境,下面就让我对黄晔的诗作,谈几点粗浅的读后感,也可以说是几点总结,以作缪评。
       黄晔诗歌的第一个特点,就是短小精炼。他的诗多半都在四节左右,二十行以内,有的简直就是宋词小令的演变。我想这与他的写作时间有关。身为一个集团企业的董事长,白天忙于日理万机的事务,疲于来自各方人等的应酬。写诗只在夜晚或短暂的晨起之时,只在灵感骤来的瞬间,不可能有长时间酝酿、构思、布局、如同采花,随手拈来,走笔成诵。这种短小精炼,恰恰适合今天快节奏生活的人们的阅读和朗诵。
       情,是诗歌三大要素之首,没有情的诗,如同没有灵魂,情于诗中有曲含,有直抒,但无论曲含还是直抒,都必须真。黄晔诗歌的另一个特点,就是直抒胸臆,情感真挚。“我喜欢随意而为//我拒绝虚伪和一切的娇柔做作//我喜欢把自己的内心掏空//只为一个真实的自我////我拒绝物化的世俗//和沾满铜臭的生活//在平静中张显自我//我用情感滋养纯净的心灵////酝酿一杯酒//我以一个有缘人的身份///抒写我诗的情怀///我的诗情画意……”《我喜欢随意的生活》。诗人的内心独白,何等的透彻明亮,何等的高尚纯洁。在今天这个金钱至上、物欲横流的时代,一个企业家能有这样的胸怀,这样的境界,实在难能可贵,令人肃然起敬。“我不是文人墨客//我只想舒展我的身姿///在行云流水的意境里//陶冶我的情操……”(《轻抒一只短笛》)。诗人意在诉说自己写诗的初衷,客观上却警示世人,在市场经济的大湖中,在物质丰富的现代生活里,如何保持自己的品格于污之中清者自清,让自己活得轻松愉快。诗歌(或其他体裁的文学作品)也许是一副良药。此类诗在黄晔的诗集中比比皆是,倘读者细心品读,定会获益匪浅。
       好的诗歌总是如梦如幻,如同雾中观花,如同水中望月,一看便懂,细品则妙趣无穷,深不可测。黄晔诗歌的第三个亮点就是极富梦幻色彩。“你是我今生的诗//一首抒情的诗//从三月的雨巷//到达今晚的无眠//人生若旅///在风和日丽的清晨//背负男人的情怀//顶天之地//偷窥宋诗宋词//以小楷般认真的姿势/目录人生//善解人意……”(《你是我今生的诗》)。这个“你”是谁?是情人?是友人?是生活?还是诗?值得诗人今夜无眠。都是也许都不是,或许是诗人的一种向往或追求,读者则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。“只想在一个不甘寂寞的空间里//借你的意象//为我写一首小诗//灯的泯灭意味世界的黑暗//我需要窥视一潭风景//我想诗意的栖息//在一些美好的句子之间成行//烘烤我的面包馒头/我有我的锄头镰刀//收获有事只是一种姿势//带着一份惬意//我把山川河流串联脚下/随波逐流//勇往直前//有些风景不是人人可见//有境界不是人人可即//你我之间//其实就是一杯酒的距离”(《我想诗意的栖息》)。短短十六行的诗,遣用如此多的互无瓜葛的意象,又似乎杂乱无章,这不是痴人说梦吗?然而我却十分喜欢这首诗,因为他就是梦呓,诗人的梦呓才是做好的诗,“白发三千丈”、“疑是银河落九天”,不都是诗仙李白的千古名句吗?岂不是都是梦中呓语。
       黄晔的诗作里出现的夜晚最多,夜景,夜色,夜梦,夜里的所思所想悟,原因之一就是他的诗大多在夜晚成。白天他要忙于他的企业事务,他的聪明才智都要在“酒”字里尽情施展,他的灵魂也随他而放逐。只有到了夜晚,他携他的灵魂回归书房,回归诗的境界,诗的灵感随之苏醒,随之涌动,随之迸发,随之成诗。白天酿好酒,夜晚写好诗,这就是他的追求,他的目标。众人皆醉我独醒,这句话用在黄晔身上最恰当不过了。
       读了黄晔这部诗稿,联想起他以往的诗集,有一点令我非常感动,就是他对故乡深深的爱,这种爱是铭刻肺腑、渗透骨髓的爱,爱的他终身都不愿离开,朝夕为之吟唱。这也是黄晔诗歌的又一个特点。他的故乡是长江之滨的陈瑶湖,从他的诗里能看到那是个美丽的地方,是桃花源般的人间仙境。他在这里读书求学,在这里开创他的事业。他用他的歌喉赞美这里天上成群的飞鸟,地上金黄的油菜花,湖中的莲花,树上的青梅,夏夜的虫鸣,冬日的暖阳。他完全有能力在繁华的都市买一栋别墅,享受锦衣玉食、灯红酒绿的惬意,可他始终留在生他养他的家,扎根故土。他还呼喊他儿时的伙伴们:“让我们回去吧//回到快乐小村庄//门前的荷塘//屋后的柿子花香//让我们回去吧//慈祥的父母//成团的弟妹//让我们回去吧//回到快乐的小村庄//简单的思维//纯朴的生活//让我们回去吧//回到快乐的小村庄//把曾经的童年记忆//把过去的日子收藏。”(《让我们回去吧》)朴实无华的诗句,蕴含浓浓的乡情,足以感召天下的游子。
       黄晔诗作里出现的“缘”最多,写“缘”的诗也屡见不鲜。我原以为他是在为他的缘酒做广告宣传,细读之后,我方悟出,这些“缘”的诗其实深含禅意。禅意让他善良,让他富而不淫,贫而不移,胜而不骄,败而不馁,一切随缘,绝不怨天尤人。这种“缘”也让他重情重义,慈悲为怀,与人为善,以天下苍生为念,实在是当今社会值得弘扬与倡导的。
   诗酒双赢说黄晔,说多了怕人烦。就此打住。是为序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(时红军:诗人)

2#
发表于 2014-3-12 12:56:00 | 只看该作者
此处应该有掌声。
3#
发表于 2014-3-12 14:48:17 | 只看该作者
诗写的情真意切,读之沁人肺腑;酒酿的醇香厚正,飮之豪情激荡。
4#
发表于 2014-3-12 17:51:13 | 只看该作者
诗写的情真意切,读之沁人肺腑;酒酿的醇香厚正,飮之豪情激荡。
5#
发表于 2014-3-13 10:15:57 | 只看该作者
情深意长的讲话!
6#
发表于 2016-3-3 20:20:14 | 只看该作者
提读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7#
发表于 2017-10-31 10:09:24 | 只看该作者
诗酒双赢说黄晔,说多了怕人烦。就此打住。是为序。
8#
发表于 2017-10-31 10:09:32 | 只看该作者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9#
发表于 2017-10-31 10:09:47 | 只看该作者
儒商黄总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安徽一线缘贸易有限公司 ( 皖ICP备2022016440号 )

GMT+8, 2024-6-24 19:47 , Processed in 0.059450 second(s), 18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3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